七部门发文:打造106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2023-08-03 12:06:06     来源 : 中国城市报


【资料图】

买菜、看病、扦裤边、拍照、理发……下趟楼,不用出小区,就全能搞定。最近,经过升级改造,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区的居民享受到了完整社区带来的便利。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研究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平均约75%的时间在居住社区中度过。到2035年,我国有约70%人口生活在居住区。居住社区越来越成为提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开展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单一、低效的社区服务已不能完全满足广大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完整社区的建设,让更综合、更优质的服务快速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如今,完整社区建设进展如何?还面临哪些亟待补齐的短板?地方又有何好经验、好做法?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区通过开展青年设计师进社区活动,助力社区环境微改造、微更新。图为青年设计师收集居民对于社区功能进一步完善的意见建议。

打造样板

106个社区列为建设试点

什么是完整社区?完整社区是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和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且居民归属感、认同感较强的居住社区。

作为社区治理界的“新事物”,完整社区最早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吴良镛提出。他认为,社区不仅包括住房问题,还包括服务、治安、卫生、教育、对内对外交通、娱乐、文化、公园等多方面因素,既包括硬件又包括软件,内涵非常丰富,应是一个“完整社区”概念。

“完整社区是一种全域全要素的规划理念。”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罗吉认为,完整社区和其他社区概念相比,其明显区别在于完整社区不仅包括对物质空间创造性设计,以满足现实生活的需求,更包括从社区共同意识、友邻关系、公共利益和需要出发,对社区精神与凝聚力的塑造。

2022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尽快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

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选取106个社区,开展为期两年的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各地要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委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唐燕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是当前社区建设主要短板之一,也是完整社区提出的重要背景。

谈及上述短板产生的原因,唐燕认为,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品质化;另一方面,既往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公共服务设施“欠账”。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动力不足,是当前社区建设面临的另外一个短板。

唐燕认为,建设完整社区应该是一个以居民为核心,政府、市场和居民共同参与的过程。政府是公共服务设施最重要的提供方,兜底保障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市场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中,如建设运营电影院、养老机构、托幼机构等;居民是完整社区建设的核心,生活在社区的居民,在享有社区给他们提供的完整服务的同时,也需要为社区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唐燕看来,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方面,社区普遍面临着多重挑战,需要通过居民自治、社会资本参与来稳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区统筹辖区空间管理,升级打造了顶琇共享篮球场及共享客厅,以项目化推进养老服务、青少年教育、社区文化等惠民便民活动。图为改造后的共享篮球场。

问需于民

“任务清单”变“需求清单”

一个社区如何建设才能“完整”?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认为,建设完整社区不能只局限于建设幼儿园、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仅有这些社区公共服务远远不够,应持续满足社区多元需求,例如解决广场舞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优化提升垃圾投放点等。

罗吉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建设完整社区应和当下社会需求要结合,满足居民新的生活需要。很多社区也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例如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区里开始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甚至游泳馆。”

在罗吉看来,不宜将完整社区建设片面地理解为补齐老旧小区物质空间短板,而应该理解为满足于当下社会发展需求和居民新生活需求。前者是自上而下,后者则是自下而上地考察居民到底要什么样的社区公共服务。

记者注意到,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等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发展改革、民政、商务、卫生健康、体育、能源等部门要指导试点社区开展专项体检,组织动员居民广泛参与,摸清设施配套、环境建设、服务治理等问题短板,分清轻重缓急,制定完整社区建设项目清单。

事实上,自下而上地制定完整社区建设项目清单,这种做法已经在地方付诸实践。

八古墩社区党委书记胡彩保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自2023年3月开始,八古墩社区启动完整社区建设工作。社区以居民需求为依托,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完整社区建设,对于涉及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改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配置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以网格入户、议事协商、民情恳谈等多形式收集居民需求建议,确定了辖区实施项目。

如今,八古墩社区“需求清单”变“满意清单”。社区通过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多渠道整合资源、筹措资金,在汉和蕙苑小区内修建了停车棚、院墙和门楼等基础设施,解决了小区电动车停车难和消防安全隐患;运用共同缔造理念,通过“三个一点”(居民群众出资一点、财政支持一点、辖区单位帮扶一点)的方式实施改造了中百宿舍“平改坡”项目,解决了老旧小区房屋漏水问题;对雅苑宿舍和顶琇晶城小区进行了消防工程改造,依托旧改对老旧小区中百宿舍小区和市政宿舍小区进行地下管网改造……

完善机制

“要我建设”变“我要建设”

建设完整社区关键是什么?“提高社区基层的能动性。”曾主持、参与过多次社区规划、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罗吉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在具体实践中,社区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虽然需要在社区解决,但又并非社区可以解决。以留改拆为例,哪些留、哪些拆、哪些改?社区不可能说了算,应该有相关政策依据,否则社区会面临多方掣肘,能动性受挫。”罗吉说。

为此,罗吉建议,健全完整社区相关标准体系。各地可结合住建部出台的意见和标准,加强完整社区理念在规划、建设层面的落实,因地制宜地出台设计导则、标准或行业规范。在罗吉看来,城市可以作为出台相关导则、标准或行业规范的合适行政单元。

提高社区基层的能动性,还可以在基层治理上下功夫。罗吉提到,得益于政策、资金支持,完整社区试点工作开展相对容易,但后期全面推广还得依靠居民自治。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很多小区在空间上都没问题,主要是缺少软件建设,例如物业管理、制度建设、活动开展等。这种情况,把社区当家管对于居民来讲很难做到。

以物业管理为例,胡刚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也提到上述社区治理短板。

“正常来讲,应该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辖区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再由后者组织业主召开业主大会聘请物业公司。一些社区没有成立业委会,开发商完成房屋交付后,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对其开发的楼盘进行物业管理。基层社区居民自治未能充分实现。”胡刚说。

相关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也在软件建设上发力,通过健全治理机制运行,激发完整社区建设动能。

胡彩保介绍,我们强化社区组织工作支撑,完善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通过“物业+社工+法律”服务新模式构建“四位一体”议事平台,做实了“红色物业议事厅”共治协商平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破解物业管理难题。今年以来,社区通过“三方联动”机制,会议协商完成了顶琇业委会换届选举、解决了中百宿舍小区和市政宿舍小区地下管网堵塞和砺志宿舍消防水泵改造等问题。

原标题: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完整社区试建扩面

■中国城市报记者 邢灿

■图片由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道八古墩社区提供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最新资讯

X 关闭